【司法】北加州(Northern California)十縣警長辦公室如何回應ICE協作爭議 SB54庇護州法案掀執法與聯邦分歧

 【阿馬多縣訊】隨著美國移民政策持續爭議,加州「庇護州」法案(第54號參議院法案,SB 54)正式實施已逾七年,地方警長與聯邦移民及海關執法局(ICE, U.S.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)之間的合作界線依然成為社會熱點。近期記者團隊實地調查北加州十個郡警長辦公室(Sheriff’s Offices)對ICE通報請求(Civil Detainer Request)的回應政策與實際執行狀況,發現不同地區執法機關對於「守法」與「維護社區安全」的優先權有明顯分歧。阿馬多縣(Amador County)警長Gary Redman更直言「必要時會違反州法」聯絡ICE,掀起法律與道德雙重討論。


SB54庇護州法案的立法精神與法律框架

2017年加州立法通過第54號參議院法案(SB 54),明確規定地方執法機關(包括警長辦公室及警察局)不得主動配合ICE進行移民執法工作。該法案背後的立法精神,強調區分「刑事執法」與「聯邦移民事務」,防止因地方警方主動協助移民執法而引發社區恐慌,影響少數族裔報案或合作意願。根據太平洋大學(University of the Pacific)移民法臨床學院Blake Nordahl的解釋:「SB54條文要求地方執法不應主動參與聯邦移民執法。」地方機關仍可依法處理刑事案件,但不得將移民身份列作主動通報、扣留或協作依據。


Civil Detainer Request機制及ICE執法流程

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(ICE)設有全國性在押人員及移民身份資料庫,惟由於無法獲悉在押嫌疑人的確切釋放時間,常透過發出「民事扣留通知」(Civil Detainer Request)要求地方警長辦公室在釋放無合法身份者前通報ICE。SB54賦予地方警長辦公室是否響應該通知的自主權。根據法案條文,只有特定條件(如被釋放者曾因嚴重或暴力重罪被定罪)下,地方執法機關才可主動通知ICE或暫緩釋放,否則一般不得主動聯繫ICE,也不得因移民身份而延長羈押。


阿馬多縣警長主動違法協助ICE 法律與道德雙重考驗

在北加州十縣中,阿馬多縣警長Gary Redman立場最為鮮明。他公開承認於2025年主動聯絡ICE通報三名涉嫌犯罪嫌疑人,當中有一人已兩度被驅逐出境且因重度酒駕(Felony DUI)再被判刑。Redman坦言:「我執法只看黑與白,當涉及社會安全風險時,我無懼違反州法。」他進一步表示:「我的所謂違規,就是在SB54未允許情況下主動聯繫ICE。」據稱該三人於當日即被ICE帶走。Redman強調,這類舉動出發點在於保障本地居民安全,「我們不主動執行移民法,但若犯罪行為涉及嚴重威脅,我認為應給聯邦機構知情權。」

此舉引起阿馬多縣民眾及全州執法人員關注與討論。部分社區人士支持Redman「優先受害人」立場,認為應對危害社區安全者加強執法;但法律學者與移民維權組織則警告,違反SB54恐損害移民社區對警方信任,甚至引發訴訟與聯邦、州層級權力糾紛。


沙加緬度郡及聖華金郡採取嚴格依法操作

與阿馬多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沙加緬度郡(Sacramento County)及聖華金郡(San Joaquin County)警長辦公室則堅持嚴格依照SB54條文辦事。沙加緬度郡警長辦公室發言人Sgt. Amar Gandhi明確表示:「我們最大原則是不能主動聯絡ICE,必須嚴格遵守SB54。」Gandhi指出,只有在ICE遞交民事扣留請求,且符合法案所列嚴重重罪或暴力犯罪的明確條件(如有定罪記錄),部門才可配合通報。換言之,僅憑ICE意願不足以成事,必須經由法定程序及事實審查。

聖華金郡則因地區犯罪率高、人口多元,2025年上半年共收到331宗ICE通報請求,最終僅32宗獲批執行,表現出嚴格審查與程序自律。


十縣警長辦公室ICE協作現狀一覽

根據KCRA 3記者實地聯絡十個北加州郡警長辦公室,包括阿馬多縣、沙加緬度郡、聖華金郡、優洛郡(Yolo County)、普萊瑟郡(Placer County)、索諾馬縣(Sonoma County)、聖他克拉拉縣(Santa Clara County)、納帕縣(Napa County)、索拉諾縣(Solano County)、馬林縣(Marin County)等,獲得如下實際執行情況:

  • 聖華金郡(San Joaquin County):2025年收到331宗ICE扣留請求,32宗獲批。

  • 沙加緬度郡(Sacramento County):同期有181宗請求,僅1宗通報ICE。

  • 其他縣份普遍維持每年10至50宗扣留請求,大多僅符合法案嚴重暴力重罪條件者才會獲批。

多數警長辦公室均表示,部門定期培訓人員理解SB54法案執行範疇,嚴格要求前線員工不得因移民身份而主動通報或延長羈押時間。受訪單位多強調:「我們的工作在於執行現行法律,不宜以部門偏好左右法定流程。」


SB54法案對地方執法影響與法律責任

SB54雖賦予地方執法一定自主空間,但同時也產生多項法律與實務挑戰。首先,警長辦公室需面對「如何界定嚴重或暴力重罪」及「何時得以通知ICE」的具體情形。部分地區警長認為,現行標準可能過於嚴苛,部分高危個案難以即時通報,影響社區安全。亦有基層警員坦言,面對法規與民情夾縫時,執法決策壓力倍增。

法律學者強調,地方執法單位若無合理依據主動通報ICE,或延長非美國公民羈押時限,將面臨州府內部調查甚至訴訟風險。此外,SB54實施以來,部分移民維權團體持續監察地方警長辦公室執行情況,適時公開資料並提出行政申訴。


民間團體與社區多元聲音

SB54庇護州法案自2017年生效以來,持續引起不同社區反應。移民維權團體普遍支持法案,認為其有助降低少數族裔對警方報案時的恐懼,提高社區整體安全感。部分拉丁裔與亞洲移民家庭代表認為,警方「不主動協作ICE」有助於消除誤解,促進與警方合作與溝通。

然而亦有社區居民表達憂慮,擔心嚴重刑事罪犯或有多次驅逐記錄者逃避追訴。尤其部分農村地區治安不穩,居民期望警方能更主動與聯邦協作,以便即時移除危險分子。


移民身份查核與執法界線:實務個案剖析

以阿馬多縣案例為例,警長Redman明確表達「必要時不惜違反SB54」立場,強調警長辦公室首要責任是「守護本地居民安全」。該縣曾出現多次重犯、危險駕駛或暴力犯罪案主,Redman稱「若再不處理,社區安全勢受嚴重威脅」。但法律學者則質疑,如地方官員公開宣稱違反州法,將觸發上級部門調查,甚至影響部門預算或產生刑事法律責任。

沙加緬度郡發言人Sgt. Amar Gandhi則認為:「作為執法部門,我們無論個人觀點如何,唯一義務就是依法辦事。對於ICE detainer requests,只有符合SB54明確條件才可通報,否則一律婉拒。」


地方執法—聯邦政策衝突現場

自川普政府時期起,聯邦與加州多次因庇護州政策產生法律訴訟。聯邦政府主張地方單位應積極協助移民執法,否則將扣減聯邦經費;加州則以州憲法保護地方自治為由,力主區分移民事務與一般治安管理。2020年,美國最高法院曾就相關案件作出裁決,確立地方政府有權拒絕協助聯邦移民執法,保障社區多元與公共安全。

至今,加州多數地區警長辦公室仍以「依法辦事」為主要原則,唯獨個別縣市因社區壓力或個人理念出現「主動配合ICE」現象。移民維權組織持續監察這類情況,認為任何超越SB54界線行為皆需公開透明,接受社區與媒體檢驗。


執法透明與數據公開呼聲

KCRA調查發現,除少數縣份外,多數警長辦公室均已建立公開統計制度,定期發布ICE detainer requests的申請、核准及拒絕數據。部分縣份如沙加緬度郡、聖華金郡還主動舉辦社區說明會,邀請居民了解庇護州法案內涵及部門實務操作。移民團體呼籲,各級執法單位應繼續強化資料公開,防止黑箱作業或選擇性執法。學者強調,公開透明數據有助建立社會信任、消弭疑慮,亦便於政策調整與糾錯。


法律責任與部門紀律懲戒機制

針對違反SB54的部門,州府有權展開內部調查,包括審查相關通聯記錄、羈押流程與釋放通報內容。如查獲違規,負責人員或將面臨行政處分、紀律調查甚至刑事責任。部分專家呼籲,應進一步完善警長辦公室內部培訓,確保每位執法人員明確掌握庇護州法案適用標準與程序。唯有執法程序一致、公正執行,方能兼顧社區安全與少數族裔人權保障。


未來發展與政策修訂走向

隨著全國移民政策趨於兩極化,加州庇護州法案將繼續在地方治理與聯邦政策間尋求平衡。部分州議員正推動修訂SB54,擬進一步明確定義「嚴重重罪」與「危險性罪犯」,並強化資料共享機制。同時,民間團體亦將繼續推動社區教育、提升移民法律意識,鼓勵移民家庭主動報案及合作。預料未來庇護州政策仍將成為法律、社會與執法現場持續博弈的焦點,對地方社區多元與安全格局產生深遠影響。


請多多支持

📣 想掌握沙加緬度及周邊地區的交通封閉、活動訊息與家庭生活情報?歡迎免費加入我們的繁體中文 Facebook 群組「Sacramento 沙城生活導航」,每天更新第一手在地消息,由本地華人讀者共同交流與分享。
不論你是新搬來,還是已在本地生活多年,都能在這裡找到實用的社區資訊與溫暖的互助力量。
👉 點擊此連結馬上加入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saclifeinfo


小結

加州SB54庇護州法案實施以來,北加州十個警長辦公室對ICE協作出現顯著分歧。多數部門嚴格依法,僅在極特殊情形通報ICE,少數地區則主張社區安全優先,願冒違法風險主動協助。全案突顯美國聯邦與地方政府在移民執法分工上的結構性矛盾,也考驗社區安全、人權保障及政策透明度。未來政策能否兼顧執法效率與多元社會穩定,仍需法規、教育、社會多方合作,持續調整並加強監察與公眾參與,為移民社區創造更公平、公正的法治環境。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【社會】埃斯帕爾托(Esparto)煙花廠爆炸失聯者全紀錄 七個家庭的等待與痛楚

【社區】從羅斯維爾(Roseville)到跑道——大沙加緬度谷夏季社區新動向與機場最新話題

【飲食】沙加緬度(Sacramento)Pacific Marketplace迎來神秘新店 Eramen有望帶來日式拉麵熱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