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社區】沙加緬度(Sacramento)新藝文空間 Prism Art Space 正式啟用 八位駐村藝術家共築創意生態圈
【沙加緬度訊】位於沙加緬度(Sacramento)市中心 K 街走廊的新藝文空間 Prism Art Space 於五月初正式對外開放,吸引來自各媒材領域的八位駐村藝術家進駐工作室,打造集展覽、表演、創作與社區交流於一體的多功能空間。該空間由藝術家麥可·拉胡德(Michael LaHood,藝名 Hoodie)主導構思,並改建自前 Golden 1 Credit Union 分行,期望成為沙加緬度藝術圈的新核心。
藝術家實踐多媒體願景 轉型空間孕育多元功能
麥可·拉胡德自2019年自灣區移居沙加緬度以來,一直尋覓可容納多媒體計畫與集體創作的場所。他深受柏克萊藝術家蘇珊·歐瑪莉(Susan O’Malley)觀念性創作的影響,並在城市內遍尋適合據點。Prism Art Space 的場址位於市中心21街與22街之間的K街商業段,其開放格局與地理優勢促成其轉型為畫廊、黑盒劇場「The Void」、工作室及社區空間的理想場地。
八位駐村藝術家進駐 共築跨媒介創作環境
目前進駐 Prism 的八位藝術家橫跨版畫、陶藝、音樂、書寫與多媒體領域,並以合作與跨界交流為共同目標。藝術家希瑟·霍根(Heather Hogan)擅長集合裝置藝術、凸版印刷、雷射與電漿切割、及昇華印象拼貼等媒材。她形容此創作環境帶來振奮與榮耀,感受到參與嶄新創意實驗的重要時刻。
工作空間開放寬敞 配備完善以利創作實踐
Prism 空間改造後,原商業建築保留大面玻璃外牆與挑高樑柱,重新鋪設地板並設有展示走廊。每間工作室採開放式設計,天窗提供自然採光,內配有畫架、工具架與儲藏設備,滿足藝術家創作所需。後方社區空間設有現代化廚房與會議區,供藝術家與訪客進行聚會與工作坊活動。
黑盒劇場「The Void」提供靜謐與創意實驗場域
「The Void」為一多功能黑盒空間,可作為電影放映廳、行為藝術場地或沉浸式裝置體驗室,亦為藝術家提供沉澱與獨處的感官冥想場所。音樂人兼陶藝創作者艾索·馬庫斯(Iso Marcus)指出,該空間能激發人類對「洞穴與光影」的原始渴望,有助聲音與互動藝術的發展。
藝術家社群凝聚共創能量 聚焦文化與身份表述
駐村藝術家查伊特拉·班加羅爾(Chaitra Bangalore)表示,專為創作設計的空間顯著提升其生產力與創作喜悅,她希望透過展示南亞文化與身份主題的作品,擴大社區連結。與她共用工作室的還有畫家兼作家賈絲蒂娜·馬提諾(Justina Martino)與馬庫斯,三人各具專業並重視合作能量。
Prism 作為藝文網絡節點 連結非營利組織與社區計畫
部分藝術家同時涉足藝術與社區發展領域,馬提諾與茱莉·克倫(Julie Bernadeth Crumb)共同營運非營利組織 Art Tonic,專責將藝術專案導入社區建設與教育。茱莉與賈賽兒·穆諾茲(Jazel Muñoz)及亞雪莉·塔特索–迪亞茲(Ashley Tattersall-Diaz)共用另一間工作室,探索版畫、蝕刻與絹印等媒材,並致力於在集體創作中推進自我發展。
開幕展覽「In the Works」展現社群凝聚力
Prism Art Space 於五月初舉行首度開幕展覽「In the Works」,吸引沙加緬度本地創意社群參與。與會者高度期待該場域成為未來藝文活動與合作的樞紐。拉胡德指出,Prism 不僅是創作基地,更是與其他空間串聯、建構藝術生態系統的起點,強調跨空間、跨媒介的聯動與共創潛力。
Prism Art Space 基本資料總覽
-
地址:K Street between 21st and 22nd Streets, Midtown Sacramento
-
功能設計:畫廊、藝術工作室、黑盒劇場「The Void」、社區廚房與會議空間
-
進駐藝術家數量:共8位,涵蓋多媒材創作領域
-
成立者:麥可·拉胡德(Michael LaHood / Hoodie)
-
首展活動:「In the Works」,已於五月初舉行
-
組織聯繫:Art Tonic 非營利藝術推廣組織參與場域合作
-
交通資訊:鄰近沙加緬度輕軌21街站,步行可達;週末周邊停車場開放
小結
Prism Art Space 的成立反映沙加緬度藝文生態持續發展與多元化趨勢,亦體現城市內部空間再造的創意實踐潛力。該場域不僅促成藝術家之間的共學與共創,更提供社區參與與文化發聲的新平台。未來隨著跨域合作展開,Prism 有望成為大沙加緬度地區創意產業的重要節點。
留言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