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政策】加州(California)倡改革青少年緩刑制度 推動定期審查促重返社會

 【沙加緬度訊】加州青少年司法系統長期存在無限期緩刑問題,尤以有色人種青年受影響最為嚴重。根據最新數據,2023年逾一萬名青少年被判緩刑,其中86%為有色人種,而黑人青少年平均在緩刑期上比白人長出十個月。為矯正現行制度失衡,州議員Mia Bonta(民主黨-奧克蘭)提出《第1376號議案》(Assembly Bill 1376),主張設立六個月一次的強制性緩刑審查,藉以評估是否適宜縮短青少年緩刑期限。


現行緩刑制度缺乏統一標準 青少年易墮司法循環

目前加州對青少年緩刑期長短缺乏明確指引,各地縣市制度不一,部分地方更訂立繁複規條,例如洛杉磯縣(Los Angeles County)便有多達56項標準規則。根據全國青少年辯護中心(National Juvenile Defender Center)指出,不少青少年對緩刑要求理解不足,部分規則如「每次離開住所須致電電子監控辦公室」等,與其重返正軌目標關聯不大,反而增加違規風險。


《第1376號議案》倡設六個月審查 促進康復與重建

《第1376號議案》建議,所有青少年緩刑個案須每六個月接受法官審查,由法院根據其學業、行為及整體進展決定是否提前終止緩刑或予以修正。倡議組織「有色男孩及男性聯盟」(Alliance for Boys and Men of Color)指出,改革不僅可為州府節省數以億計美元開支,更有助推動司法制度由懲罰轉向復康與發展,讓年輕人重拾教育、職業技能及融入社區的機會。

州長紐森(Gavin Newsom)於2019年曾明言:「青少年司法應協助孩子展望新生,而非成為刑事司法循環的起點。」支持者認為,《第1376號議案》正好體現州長當年提出的理念。


地方試點成效初現 加速改革呼聲漸高

早在2018年,聖塔克拉拉縣(Santa Clara County)率先試行「緩刑解除標準」計劃(Probation Dismissal Criteria),針對青少年緩刑六個月後進行表現評估。試行期間審查的48宗個案中,44%建議提前終止緩刑。聖地牙哥縣(San Diego County)亦自願推行六個月緩刑檢討機制,強調設立明確目標與定期跟進的重要性。

倡議者指出,這類措施證明,透過定期審查及明確指引,可有效協助青少年早日走出司法系統,重返正途,避免無止境的懲罰性管控。


小結

加州正處於青少年司法改革的重要關口。《第1376號議案》若成功通過,將有望終結過往無限期緩刑的做法,推動以復康與重建為本的新制度,為年輕人打開重獲自由、成長與贖回人生的真正道路。支持者呼籲政府及社會各界把握今次契機,為加州未來一代鋪設更光明的前路。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【飲食】沙加緬度(Sacramento)新大班 Tai Pan 進駐南區 正宗點心麵包登場 打造灣區級中式烘焙新地標

【深度指南】沙加緬度七月八大盛事全攻略 文化體驗、票價、地圖、網站、在地貼士一文盡覽

【體育】沙加緬度國王(Sacramento Kings)2025休季重塑陣容 Malik Monk或成防守換血交易關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