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社會】Davis(戴維斯)Picnic Day槍擊案引城市創傷 社區呼籲改革安全措施

 【戴維斯訊】一年一度的 UC Davis(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)Picnic Day(校園開放日)近日因一宗槍擊事件蒙上陰影,三人受傷,現場數百市民驚慌逃竄。這宗暴力事件不僅撼動整個城市,更引發市府、學界與居民對活動未來走向及城市公共安全的深切反思。


群眾失控 警力難以招架

槍擊發生於4月12日下午,地點位於 Community Park(社區公園),正值大量市民於園內參加未經許可之大型派對。當時附近亦有 Davis Little League(戴維斯少棒聯盟)比賽,家長親眼目睹子彈劃破原本寧靜的春日下午,紛紛用身體護住小朋友。

Davis Police Department(戴維斯警察局)局長 Todd Henry 形容,當日市內同時爆發多場由兄弟會及私人組織舉辦、未經正式申請之派對,參與人數動輒達千人,警隊即使調動九個外地機構支援,亦難以全面控制局勢。Henry 強調,社交媒體推波助瀾,使聚會規模迅速膨脹,加劇執法難度。


歷史重演 市長承認需檢討

市長 Bapu Vaitla 在市議會會議中承認,今次事件為戴維斯帶來重大創傷。他表示,市府將即時與 UC Davis 及其他「合作夥伴」展開對話,商討強化派對許可申請及執行機制,避免悲劇重演。

市府於4月17日發表聲明,形容這次是「近年最痛苦的時刻之一」,並承諾將堅守對每一位市民、每一個家庭的責任。然而,具體改革措施仍在討論中,公眾普遍要求當局加快行動,重建市民安全感。


家長目睹驚魂一幕 憤怒矛頭直指學界與兄弟會

住在公園附近的居民 Blair Swadley 回憶,當日與丈夫接送孩子時親歷槍聲,11歲的兒子更一度受困於混亂人群中。她形容:「你的本能反應只有一個——我要救我的孩子。」

Swadley 對事件中主辦派對的 Lambda Kappa Chapter of Phi Beta Sigma Fraternity(Phi Beta Sigma兄弟會Lambda Kappa分會)及市府態度極為不滿,直斥兄弟會對城市與居民欠缺基本尊重,而至今未見他們公開道歉或承擔責任。事後,該兄弟會僅於 Instagram 發表聲明,稱「從無意令任何人感到不安或受威脅」。


校園歡樂日與城市狂歡 兩面文化長期矛盾

UC Davis 的 Picnic Day 自1909年開始,至今已有逾百年歷史。校方原意是舉辦家庭友善活動,如動物展覽、兒童遊樂園、巡遊及飛盤狗比賽,展現大學教育與生活文化。

然而,市內另一「邪惡雙胞胎」版本的 Picnic Day,則以酒精派對及兄弟會聚會為主體。這類活動往往脫離校方規管,由市警局負責執法,但隨著人數激增及地域擴散,風險逐年上升。早於2010年,類似的治安問題已引起過取消活動的爭論,當時市府採取加重罰款措施,但現今的問題已超出當年的範疇。


派對失控 警方指控未申報大型演出

局長 Henry 指出,Lambda Kappa 分會原僅申請了150人規模的噪音許可,並未申報有演出安排。然而,派對實際上邀請了 Stockton(史塔克頓)饒舌歌手 Haiti Babii,並透過網上宣傳吸引大量外地人士前來,導致現場人數遠超申請範圍。

Henry 明言:「若事前知道有藝人表演,公園部門絕不會批出場地許可。」此事亦暴露了城市在許可審批與活動監察方面存在漏洞。


社區餘悸猶存 民眾要求實質改革

即使事件過後一周,Community Park 依然活躍,有小朋友在滑梯上嬉戲,有學生進行田徑比賽。但居民普遍心存陰影,部分孩子出現夜驚及焦慮情緒。

當日亦在場的 UC Davis 統計學系學生 Nerav Sahay 表示:「我以後都唔會再參加呢啲派對。」而市警局仍未公布具體疑犯身份,目前已交由 FBI(聯邦調查局)協助調查,有跡象顯示可能涉及多人開槍。


小結

今次 Picnic Day 槍擊事件,不單打擊了戴維斯城市形象,更突顯出校園與社區活動管理之間的深層矛盾。面對日益嚴峻的治安挑戰,市府與大學必須共同檢討現有制度,從源頭加強監管與社區合作,否則類似悲劇恐將難以避免。如何在保留歷史傳統與保障公共安全之間取得平衡,將成為戴維斯未來的重要課題。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【飲食】沙加緬度(Sacramento)新大班 Tai Pan 進駐南區 正宗點心麵包登場 打造灣區級中式烘焙新地標

【深度指南】沙加緬度七月八大盛事全攻略 文化體驗、票價、地圖、網站、在地貼士一文盡覽

【體育】沙加緬度國王(Sacramento Kings)2025休季重塑陣容 Malik Monk或成防守換血交易關鍵